一個荒謬的故事
今天(24/11)星島日報有一則關於世貿的報導, 其中有這麼一段:「可靠消息透露,警方為應付大批來自海外示威者及可能爆發的騷亂,採取一系列應變措施,繼月前在灣仔用膠水黐實部分街道地磚,防止暴徒挖磚掟石外,最近斥資一百多萬元,安裝二百多部閉路電視鏡頭,監視路面人群情況。」
近月來, 政府和傳媒都在合力編寫「香港世貿事件」。力求炮製一齣緊張刺激, 劇情峰迴路轉的驚世之作。世貿明明就是要讓大家「買嘢平d」、「 有多d選擇」; 好好地一個促進自由貿易, 以創富為人類帶來福祉的組織, 卻遭到搞事份子攻擊。這群「暴徒」簡直是唯恐天下不亂兼且阻人發達---嗯,「 阻人發達」令人聯想起領匯事件。至於暴徒, 近期也是大熱的名詞, 看看法國騷動的報導, 就是前因後果都不明不白的時候, 傳媒已為劇本安排了暴徒的角色。到底是誰唯恐天下不亂?
為了歡迎世貿, 香港要當一個正版之都。為了保衛世貿會議和香港的安定繁榮, 香港政府和警方將不惜一切防止外地及本地的暴徒在世貿會議期間搞事。因此, 政府得花上很大量的人力財力去應付破壞自由貿易和安定繁榮的反世貿份子。
這種劇本並不新鮮, 居港權是一經典例子。壓迫愈大, 反抗也愈大。政府並不害怕暴徒, 甚至, 有些時候, 她會作出挑釁行徑, 宜得你快點入戲。換言之, 所謂的肢體衝突往往在警方的掌握之內。只要你不乖乖依照警方安排進行示威, 你已經是搞事份子, 破壞示威秩序, 因此, 警方為了社會的安定和市民的安全, 必須採取鎮壓, 在有需要時, 甚至可以施行「適當」的暴力。在暴亂事件的另一邊, 世貿會議在一片反對的聲音中順利或不順利地進行。至於會議的內容和會議所簽定的條文對我們的影響, 管他的。
但如果沒有暴力場面出現呢? 嗯, 那當然是因為警方得力, 成功防止國際暴徒襲港, 成功捍衛自由貿易和香港的安定繁榮, 應記一功!
************************************************************************************
世貿會議未到, 人家都已經把故事幾乎說完了。尤幸, 在身邊, 我看到又聽到一個不一樣的世貿故事正在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