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故事二:巴樂園的愛情故事
是一個動人的故事。當中,有愛情,有親情,也有同情。
走進一個種植有機巴樂(番石榴)的農場,接待我們的是一位老農人,我們圍坐在農場的門口附近,他不斷為我們榨取新鮮香甜的巴樂汁。老農人不像農夫,他像一位智者,種植的事情不多談,卻一直在說心裡要有正氣。
未幾,我們走進了田,認識了老農人的兒子。他說話沒老農人的多,卻實在感到他的友善和單純。他說:我這個人比較實際,不會談正氣,老是談什麼正氣也不會種出巴樂來的吧!哈!
他的妻子是柬莆寨人。有一對兒女,哥哥是與前妻生的,女兒是與現任太太生的。
跟鍾,在農場借宿兩晚。要說待客之道,不用問劉華,到這農場一趟就什麼都學會。他妻子比我還年輕,卻很懂得照顧身邊的人。相識的一天,就會熱情地捉著我的手。呵,反倒是我們有點不習慣。
那一對兒女,可愛非常。尤其是兒子,跟我們一起的時間多了,老是纏著我們玩。
一天,我們跟車出巴樂。東聊西聊的,聊到他的經歷。那時候,兒子剛出生不久,妻子患了重病。每天都守在她的床邊,足有一年。這一年,照顧兒子的責任都落在老父和母親身上。當然,也沒有工作。妻子還是離開了,人生變得灰暗。離家出走。差不多一年,什麼地方都留連過了,最後,跑到寺院當義工。曾回家,聽不進父母的責罵,又跑掉。一次,母親說,雖然你的妻子死了,但兒子還沒有死啊,你就可以這麼不負責任的掉下他嗎?!這次,突然醒悟過來。回家了。一直在農場種植巴樂。
日子一天一天過,家人朋友勸說不如再娶。不,我還很愛死去的妻子,想這一輩子都不會再娶他人了。那時候,台灣流行男子到一些所謂第三世界的地方娶老婆。朋友提議不如一起去柬莆寨走走,就是不娶,當是旅行散心也好。在那裡幾天,感受到那地方人民的貧窮和困苦。認識了她,心裡突然湧起一個念頭,要是娶了她,能為她和她的家人改善生活的話,也不錯。淡然地娓娓道來,別有一番感動。
你愛她嗎?笑了笑。那時候談不上愛,她對我也很陌生吧。現在呢?很好。不知道是不是愛情,但,能夠相親相愛,互相支持的話,已經很難得吧。是的。
幾年沒見,你妳們好嗎?你的樣子還在腦海。
祝福你妳們。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